本网独家 论文精选 相关报道 著作推介
中国共产党新闻 >> 理论 >> 学者专栏 >> 于沛专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于沛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唯物史观也在中国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但从总体上说,广大知识分子对唯物史观仍然比较陌生。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史学工作者中大力宣传和普及唯物史观,成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1949年7月,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成立,郭沫若任主席。研究会的宗旨之一就是“学习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批判各种旧历史观”。同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中也明确规定:“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1951年7月,在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史学会。郭沫若指出,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成立后的两年间,中国史学界已经出现了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1953年,中共中央“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成立,明确强调广大史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著作。1954年,《历史研究》杂志创刊。郭沫若在《开展历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设高潮》的发刊词中指出: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这就是我们所遵守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全集、选集或文选相继翻译出版,《毛泽东选集》也开始出版,这为广大史学工作者自觉学习唯物史观并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详细】
 
 
 
学者简介
 
  于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史学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现为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史学理论研究》主编、《世界历史》副主编,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世界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世界史学科评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职研究员。
 
 学者专栏
李文海专栏
李文海专栏

沙健孙专栏
沙健孙专栏

朱佳木专栏
朱佳木专栏


  本网独家
 
·于沛:唯物史观 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
·以历史眼光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论文精选
 
  相关报道
 
·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在京召开
  著作推介
 
·于沛著:《全球化和全球史》(图)
·于沛著:《历史认识概论》(图)
著作推荐
 
《历史认识概论》
·
《历史认识概论》

《全球化和全球史》
·
《全球化和全球史》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