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理论 >> 学者专栏 >> 赵万里专栏 |
|
 |
 |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博导 |
|
|
|
 |
|
“非理性狂欢”的真正根源
|
|
“休养生息”并非只有在一场战争或一次王朝更迭之后才需要,社会的每一次变迁都意味着旧文化的解体与新事物的出现,意味着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留下抚慰伤痛的时间和恢复力量的空间。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当代中国人最典型的行为特点,或许“急躁易怒”比较恰当。有一篇题为“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的网文,曾列举了种种“不耐烦”现象:上网,经常狂点“刷新”;跟帖,要抢“沙发”;寄信,一定得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首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飞机,而且最好是直达;做事,当然要名利双收;创业,最好能一夜暴富;结婚,必须有现房现车。一旦遇挫,就会表现出愤怒甚至“抓狂”。而宣泄这种愤怒情绪的最常见方式就是骂人,所谓一触即骂,从低俗直白的骂骂咧咧,到含沙射影的伤时骂世,全没了那种小心翼翼地进行印象管理的“小资”形象。许多学者认为,“骂人文化”盛行反映了一种社会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源于利益分配不公和贫富差别扩大。 |
|
|
|
|
|
 |
 |
学者简介 |
 |
|
|
赵万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生指导组成员,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当代社会学理论,科学社会学。
目前研究兴趣:建构主义社会理论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中国科技文化的人类学研究,网络社会学研究。目前承担科研项目:科学社会研究中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4),行动与知识社会的结构(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出版项目200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