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理论 >> 学者专栏 >> 张晓晶专栏 |
|
 |
 |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 张晓晶 |
|
|
|
 |
|
张晓晶:未来五年,中国如何从容应对挑战
|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对这个判断,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果说发展方式转型是中国经济的主题,那么“十二五”将是实现转型的关键5年。总体上,“十二五”仍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经济可以大有作为的5年;但就决策层而言,应更多关注转型之紧迫及转型之艰难,从而需要非凡的勇气与魄力来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使转型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国内形势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仍能保持较快的发展。一是劳动力优势。尽管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但“十二五”期间,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仍不会消失。二是资本优势。未来5年高储蓄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仍然有充裕的资本供给。【详细】 |
|
|
|
|
|
 |
 |
学者简介 |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研究员。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及中国图书奖。著有《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樊纲合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金融与宏观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开放、增长与宏观稳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