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独家 论文精选 著作精华 相关报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 >> 理论 >> 学者专栏 >> 陈红太专栏
陈红太谈怎样看待“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陈红太:讲清我国政治体制的内在逻辑和优势
 
公益社会主义:重庆模式的经验和逻辑
 

  本调研报告形成的基本结论是:重庆市近年来按胡锦涛总书记“314”讲话精神进行的科学发展实践探索,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超越“包容增长型科学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型科学发展”的新类型;这种新类型的基本特征是把“共同富裕”这种社会主义较高层次的追求,寓于更加强调机会平等的“包容性增长”科学发展进程中,把“公平享有”和“机会均等”有机的统一起来,并使“公平享有”成为“机会均等”的发展动力源之一。 [详细]

 
 
  推荐阅读
 
·政治发展也要“五年规划”
·陈红太:中国的民主政治大有可为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干部任用三大亮点,要重视“马桶效应”
·陈红太: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在政治领域
·腐败就像老鼠,依靠民主监督大家一起打
·陈红太:讲清我国政治体制的内在逻辑和优势
·“有效执政”与“有序参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色
 
学者简介
 
  陈红太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制度,中国诸子思想史和古代法制史。研究专长为当代中国政党执政建设、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儒道政治哲学、中国刑律儒家化。
  代表性论著有:《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中国政治精神之演进》,《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概念、总结与探索》,《中国刑律儒家化的标准问题研究》等。代表性论文有:《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与独特贡献》,《关于宪政问题的若干思考》,《回应三大挑战,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道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关于民主普适论的四点认识》等。
 
 代表著作
  代表性论著有:《当代中国政府体系》(2001),《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2002),《中国政治精神之演进》(2002),《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概念、总结与探索》(2005),《中国刑律儒家化的标准问题研究》(2006)等。代表性论文有:《谈我国政治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1990),《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状、倾向与选择》(2002),《从老子的认知方式解读老子道德的含义》(2002),《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2003),《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与独特贡献》(2003),《关于宪政问题的若干思考》(2004),《从秦、汉律到唐律的变化看齐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2006),《回应三大挑战,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道路》(2007),《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2008),《关于民主普适论的四点认识》(2008)……
  本网独家
 
·中国崛起的内在驱动在哪
·陈红太: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陈红太:从执政党建设的视角透视“南山模式”
·陈红太: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陈红太:用人监管趋“紧”成主流导向
·党的执政概念与对执政问题的探索
·陈红太:共产党人要不要继续做“革命党”
·陈红太:马克思主义政权构建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概念
·陈红太谈应怎样看待“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图)
·陈红太: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星火燎原”之路
  论文精选
 
·陈红太:人民民主制度遇到“四大考验”
·陈红太:重塑“市场经济”
·中国崛起的内在驱动在哪
·陈红太:中国的民主政治大有可为
·陈红太: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在政治领域
·陈红太:讲清我国政治体制的内在逻辑和优势
·陈红太:中国政治优势的内在逻辑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陈红太:中国政治发展可能面临的危机与对策
·陈红太:民意表达的新特征
  著作精华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图)
  相关报道
 
·陈红太:解决权力与资本结盟的成功案例借鉴
·记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红太
专栏推荐
 
李慎明专栏

房宁专栏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