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理论 >> 学者专栏 >> 钟哲明专栏 |
|
 |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钟哲明 |
|
|
|
 |
|
中苏不同的改革开放源于不同的理论指导(上)
|
|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们自然会想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改革开放一度如火如荼。曾几何时,苏联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直至党亡国破。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雄姿英发地屹立在世界东方。马克思曾说:“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演变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1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拟用马克思学说的比较研究方法,联系中苏的不同历史条件,围绕理论指导这个关键问题,从六个方面阐述中苏两种改革开放,源于邓小平理论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这两种指导理论。不同的思维之花,结出不同的改革之果。理论上“差之毫厘”,实践中“谬以千里”,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屡试不爽的。有比较才能鉴别。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有利于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防止什么,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走向未来。【详细】 |
|
|
|
|
|
 |
 |
学者简介 |
 |
|
|
钟哲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笔名有金重、春阳等。男,苗族, 1932 年 6 月生于湖南武冈。教授,博导。 1952 年参加政治课工作。曾任北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公共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副主任。文革后曾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大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专著有《科学社会主义专题讲座》,主编《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参与著作 20 多部,论文百余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