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连载 媒体关注 精彩书评 网友热议
人民网 >> 理论 >> 理论专题 >>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
特别报道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出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定价:12.8元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目录
     New Page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与时俱进看发展
“有形的手”显威力 从《财富》500强的新变化谈起
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 关注民生活就业
基尼系数今昔谈 “永远的丰碑”的昭示
握在人民手中的权杖 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
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基础 “邯郸学步”要不得
思潮游荡显本色 《迷宫》之谜
网络天空好自游 从救助印度洋海啸灾区谈起
“黄炎培难题”的新求解 时代先锋 社会楷模
风正好扬帆 让神州大地变成美好人间

 内容简介
  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答,是这本通俗理论读物的突出特点。此书付印前曾广泛征求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意见,受到普遍好评,认为这是一部精心选题、精心撰写、精心编排的高水平理论读物,观点准确、说理透彻、材料丰富,用通俗的语言解开思想的困惑,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做到了讲道理与摆事实的有机统一、思想性与知识性的有机统一、理论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统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各方评说

 
-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
这是一部高水准、精心策划、精心撰写的,直面现实、直面群众、直面困惑的、大众化的理论著作。
-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性、针对性、说服力强,是一本理论通俗读物的好教材。
- 离退休老同志:
该书对问题抓得准,它所阐述的问题都是我们关心的、脑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如怎样认识党的先进性、怎样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怎样看待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在这本书中都找到了答案,读后确实感到解渴。
- 求是杂志社总编辑李宝善:
这是一部很好的书稿。选题确是理论热点,现实针对性很强;论述比较深入,观点到位;文字浅显通俗,有不少精彩之笔。
- 天津市机关干部杜鸿林:
该书选题既包括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也包括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都是十足的理论“热点”。
更多>>

“热点”连载
·构建和谐社会 让神州大地变成美好人间 10月10日
·风正好扬帆: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 10月10日
·"黄炎培难题"的新求解  09月19日
·思潮激荡显本色 09月08日
·再谈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09月07日
·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  08月30日
·如何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08月26日
·如何认识互联网发展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08月26日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08月26日
·《迷宫》之谜 谈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08月26日

·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08月26日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08月25日
·关注民生话就业 08月24日
·基尼系数今昔谈 08月24日
·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 08月22日
·从《财富》500强的新变化谈起 08月19日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08月19日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08月19日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08月19日
更多>>
媒体关注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目录 08月24日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生动体现 08月23日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受到广泛好评 08月22日
·《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出版 08月04日
更多>>
精彩书评
·一本深刻而通俗的理论著述  09月13日
·《理论热点面对面》:生命所系 活力所在 09月05日
·理论园地一束雅俗共赏的奇葩 08月30日
·针对性、知识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08月26日
·通俗理论的新收获 08月26日
·理论宣传“三贴近”的成功探索 08月26日
·理论通俗化的又一力作 08月23日
更多>>
网友热议
·共产党的强大在于它的路线是正确的 10月26日
·科学执政的关键在于解决好监督与制约的问题 10月26日
更多>>

片段选读
-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是整体推进的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要不要宏观调控,而是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那就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采取更大的调控措施、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自觉性。
  ——《“有形的手”显威力》
-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社会对劳动力的吸纳靠市场选择,隐性失业必然转化为显性失业。用人单位有空缺岗位,就有人去应聘,双方谈好工资标准等事项后,求职者上岗;谈不拢,则上不了岗。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失业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一种经常状态。与隐性失业比较,显性失业更能真实反映劳动力供求矛盾,有利于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也使企业更注重提高劳动力使用效率。
  ——《关注民生话就业》
更多>>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