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共同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中所锻造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新时期的凝结和升华,是当下中国人民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貌的最新写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 一、集体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抗震救灾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实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共同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的过程所铸造出的伟大精神。在此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党和国家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与统筹安排,快捷有序地调动人民军队救援灾区,大规模地下拨赈灾物资和及时地向灾区投放,以及尽快出台灾后恢复与重建的科学规划方案,为灾区及时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补给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用与向灾区大批调拨赈灾物质和下拨重建资金,不仅见证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彰显的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抗震救灾精神还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参与下所创造的一种精神。人民大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支援队、医护人员、无数志愿者和灾区人民一道英勇顽强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国各地的人民以不同的方式对灾区鼎立相助和对灾区同胞的友爱关怀,为赢得此次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详细】
|
|
|
|
|
 |
专题推荐 |
 |
|
“抗震精神”网上大讨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聚焦金融危机
深入回答“六个为什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