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消除权力崇拜须先去掉权力“画皮”

杨永春

2014年08月21日13: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曾因报道“周永康回母校参加60周年校庆”而名声大噪的中国石油大学,随着这一“特大老虎”落马,也被挟裹着卷进争议漩涡。近日,该校力推“去周”行动:先是刻意用火箭模型遮挡周的题字署名,也将学校新闻网上有“周永康”的报道悉数删除。(人民网)

笔者认为,通过中国石油大学“去周”行动,不难看出,学校在对腐败行为表示痛斥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权力崇拜遮羞,同时更是官员权力“画皮”的突出表现。本来“题字”作为校风校训,这是对教育工作的驱策,也是对人才培养的鞭策,这是一大善举,但随着官员意念的堕落,也将这种“笔下惠民”误入迷途。

试看那些“被题字”的部门,基本上都是向往实权的部门,上门邀请实力权威“来贺”,就是要制造出一个自己有背景、有靠山的形象,希图在权力光环的照耀下“进退自如”,为自己“保平安”、“不受欺负”,同时又能打着“大员”支持的旗号赢得诸多认可,招徕各方“生意”,从而“好风借力”。

说到底,这种对权力的贪念是经不起诱惑的。过多权力纠缠,相反只会得不偿失,最终既让人感到费解,又让人感到羞耻,除非他们不腐败,可是他们手中权力一旦被“画皮”,伸手必被捉,那“题字遇宝”迟早遇羞。

一些官员的权力“画皮”和一些部门的“如意算盘”的交错,折射出其“经营乱伦”和权力的扭曲,但从社会现实看,这也并非他们的一厢情愿。一来,这些官员权力作祟、权钱交易的现象确实存在,一些干部常常与某老板、某大哥过从甚密,作为他们的“保护伞”。二来,权力“隐形”心理弥散于社会,这使得“题字”心理预期得到更大社会层面的认可乃至实现。正是有鉴于此,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

政者,正也,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身正”,不仅意味着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也有管好身边人,净化社会交往和家庭风气的要求,切实践行“三严三实”,秉公用权、公而忘私,而不是“睁眼瞎”,沆瀣一气,结成利益腐败同盟。

所以,题字易去,“辫子”难剪。消除权力“画皮”,既需要规范和约束权力,使其切割与不当利益、人情关系等的“勾结”,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为官为民”本位,“从心所欲不逾矩”,也需要干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只有从尊崇权力转向维护权利,勇于抵御各种权力潜规则的“侵袭”,壮大公正公平的力量,社会风气才能得到净化,权力“画皮”才能从根本清除。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分享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