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曼物理学讲义》被誉为本世纪最经典的物理导引,是根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菲利普·费曼,在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讲课录音整理编辑的。


康奈尔大学校园

《东北大学》,张学良题词

孙家学 汉族,1955年12月生,辽宁庄河人,198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研究员。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东北工学院采矿系矿山建筑专业学习。先后任东北工学院采矿系教师,东北工学院教师工作处副处长,东北工学院人事处副处长,东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处长,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2002年8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高校领导班子要建成学习型组织”、“建设充满活力的高校党组织”、“探索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机制”、“确立教师主体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强化文化育人功能”等文章。
学者优先,即在一定范围内,学者拥有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自主和优先权力。坚持学者优先,是高校提升学术水平、培养人才以及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有效途径。
演讲人:孙家学 时间:9月21日 地点:东北大学
坚持:学者优先的必要性
在高校中,只有实现每位教师真正心无旁骛地在做学问,无论职务高低、只论学术有无,这样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坚持学者优先是高等学校提升学术水平的必要条件。
教学、学术研究和参与学校管理是大学教授应承担的主要职能,学术成果是对高校学者学术水平最直接、客观的评价。
一方面,学术研究需要有推崇学术、追求真理的氛围。试想,如果学者更多的是追求物质上的丰富、行政级别上的提升,就很难发展出真正的学术、研究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高校中,只有实现每位教师真正心无旁骛地在做学问,无论职务高低、只论学术有无,这样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也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学校在工作、生活中都应优先为学者服务,要在学校中树立学者优先的理念,强化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
另一方面,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学校应为教授提供必要且更为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将有效确立教授治学的合法地位。
此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营造宽松学术研究环境也至关重要。在健全的考评制度的保障下,学者能够从片面量化考核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不必为考核担忧,从而能够专心治学,以促进高校学术水平的提升。
坚持学者优先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大学输送优秀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最基本体现,输送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类型人才是现代大学办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大学中形成学者优先的环境将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做学问。高校教师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之一,通过其言传身教,使学生接触到多元开放的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为学生增长知识、追寻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东北大学的第十三次党代会就提出了要“育人为本,质量为重,倾力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全校上下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强化一切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意识。
坚持学者优先是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有效途径。
“学术自由”一词最早出现于德国柏林,柏林大学成立时,就摆脱学校由教会主持的束缚,高度重视“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泛指三大范畴,一是讲学自由,凡是透过研究方法所获取的知识,可自由传授。二是研究自由,凡是基础性或应用性研究都应受法律保障。三是学习自由,包括入学、选课、上课及旁听以及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意见等方面的自由。由此可见,学术自由是当今高校不断前进的重要内因。我国现代大学的学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走出去”,如何使我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如何让学者能提出更为国际前沿视角的学术观点,创造出高水平的创新科研成果。这要求我国高校要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接轨,在高校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营造学者优先的学术环境对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拔尖优秀人才、提升学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