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中日两国关系因钓鱼岛问题而日益紧张,日本一意孤行上演“购岛”闹剧,中国毫不示弱开展“保钓”活动。中日两国有关钓鱼岛的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今后中日两国关系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不甘落后又理性“保钓”,人民网对多位专家进行专访,且看各路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
访谈专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友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民大学美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
>>怎么看日本“购岛”闹剧三问
一问:日本在“十八大”召开在即不断挑起钓鱼岛事件,是他们精心策化还是巧合?
【高洪】: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心思缜密的民族,特别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一些争端问题上通常会计算门槛比较精,但是在我们看来它的所谓精于计算常常会出现一种小聪明,大处反倒是很愚蠢。我们看日本的近现代历史可以看出,它做了很多攻于心计的事情,但最后的结果除了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好结果之外,剩下对它自己来说最终都是灾难性的。至于说判断中国的政治气候,中国政治日程表上的时间来做某种安排,我觉得里面包含着很严重的误判和误读。如果真正懂得中国政治、中国社会和中国的国情、民情的话,越是在一些重要的时点上,我们越要坚持我们的原则立场,我们党和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对中华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这一点如果它打错了算盘,必然遭到更为强烈的反制。
【时殷弘】:当日本野田参加APEC会议以后,回东京第二天决定购岛,接下来一天签所谓“购岛”合同。这个很大程度上出于日本政府一种战略误算,也就是日本以为这些行动虽然会使得中国愤怒,但是不会那么愤怒。虽然会使得中国采取某些强硬行动,但不会采取那么强硬的行动。所以,当9月10号日本内阁开会的时候,我想实际上他们认为购岛这个是有风险,但是没有那么大的风险,这是一种战略误判。我想日本政府现在比较清楚,9月10号没有完全估计到这个后果。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就是到9月10号为止,中国政府先前由于这个行动非常复杂,由于石原突然放弃购岛,把购岛交给了野田内阁,野田内阁用了非常加快的速度,完成购岛。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是和中国政府在9月10号前没有采取足够的威慑行动,因此一定意义上,可能日本内阁错估风险。现在他们明白了,现在野田内阁正在紧锣密鼓地观察形势,筹备对策,我想现在的形势包括日本对这个风险和后果的估计,同9月10号以前是变得更严重了。
相关阅读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