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党国英:建立社会信任需要深化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者
2011年10月17日16: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社会信任远不是靠一个时期的舆论引导或政治动员就能建立的。鉴于社会信任背后的复杂因素,必须把建立社会信任当做社会政治改革的战略性任务加以推动。

社会信任水平进步还是退步了



  笔者不大赞成那种认为我国目前阶段社会信任水平绝对下降的看法。这种看法过于简单。社会信任既然是由一系列制度支撑的,我们进行的多年改革不可能不对社会信任的建设发生有益影响。有论者之所以认为现在社会信任度降低,实际上还是对社会信任的理解有所不同。

  从表象看,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信任要好于现在,但实际情形要复杂一些。

  一方面,新中国刚刚建立,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信任的建立。社会动荡不论发生在何种基本制度之下,都不利于社会信任的建立。举例来说,人们不信任蒋介石政府败走台湾时发行的纸币,但对取其而代之的人民币却会完全信任。一个社会对政府纸币失去信任,这个政府离垮台就不远了。所以,1949年之后,新生政权迅速稳定了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就有了建立社会信任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那时的社会秩序迅速转好也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一是革命政权建立不久,人们对权威力量表现出极大服从。频频发动的政治“运动”也形成很大的社会紧张与压力。我在农村调查时曾听到,1958年的某一阵子,当要求农民吃集体食堂时,有的农户把自己偷藏的粮食又悄悄地抛到野外。这种行为不是基于信任,而是基于恐惧。“文革”期间连家庭成员之间也相互猜忌防范,多是出于恐惧。二是那时的社会流动程度比较低,所谓“熟人社会”之下的道德压力在起很大作用,对人们遵守公共规则有所裨益。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改革开放前已经确立了成熟稳定的社会信任。从逻辑上讲,如果改革开放前果真建立了稳固的社会信任关系,并有坚实的制度给于支撑,也不至于在改革开放之后突然感受到社会信任滑坡的情形。

  事实上,改革开放的大量举措对建立社会信任是有益的。中国改革引进或扩大的商业原则,有助于以商业原则来培养国人的契约精神;私人产权得到重新承认,为社会信任确立了财产权基础;执政党和政府的开放度也有了显著进步,人民群众的言论空间得到大幅度扩张,既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量,又使公共领域的社会参与有所深化;社会治理的法制因素整体上有所增强,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对社会信任的建立提供了帮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财富增加,提高了国民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扩大了国民社会选择的空间,有利于国民躲避信任缺失的公共领域。总体上看,改革的过程就是社会分权的过程,有利于我国社会信任的确立。

  既然改革开放成绩巨大,且有利于确立社会信任,为什么我们却感受不到这种好处?其实,换个角度思考,结论就不一样。依笔者看,我们普遍感到的社会信任缺失,不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而是因为改革不平衡、不深入;换句话说,是改革得还不够。上面提到的那些改革成就,相对于改革前是成就,但对确立稳固的社会信任,还远远不够。

确立社会信任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为确立社会信任,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笔者以为重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会有助于确立和巩固社会信任。

  (一)尊重私人财产权是社会信任的基础

  社会信任的确立必须基于合理的产权关系。在经济领域,社会信任意味着交易的各当事人对自己的资源有比较可靠、明晰的权利边界,并且,交易当事人能尊重彼此之间的权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进行诈骗,实际上是不尊重、不承认对方的权利。所以,社会信任意味着相对稳定、明晰的产权获得法律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产权不牢靠,权利边界不稳定,甚至会使诈骗也变得合理。就以农村土地流转为例,有的农户土地撂荒而难以流转到需要土地的人手里,原因之一是现行土地制度存在产权不清的弊端。土地承包权在现实中往往不稳定,接受流转者怎么肯给土地投入?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

  (二)收入与财富合理分配是社会信任的必要条件

  现实经济生活中,一部分人收入低下,不能全怪他们自己。如果这部分人收入上升的通道被关闭,势必使他们产生对社会的怨恨。政府必须通过劳资关系的调节,改善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必须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第二次调节,更大程度地保障收入和财富的公正分配。目前,当务之急是对家庭确立以房产税为核心的财产税,同时设立赠与税和遗产税,防止财富过分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使年轻一代在社会竞争中有一个大体公平的起点。

  (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任的重要支柱

  西方有句谚语说:如果你骗我一次,你应该感到羞耻;如果你骗我两次,我应该感到羞耻。依我看,如果“你骗我三次”,则是政府的羞耻。骗人者以骗为荣,以骗为生;而被骗者因无以制裁骗人者而感到愤怒,就意味着社会进入某种无序状态。如果一个社会处于结构转变时期,人们还没有给新的行业与新的社会关系制定准则,骗子就可能横行无忌。

  要让人们彼此信任,首先政府要值得信赖。人类的进步正是公共权威不断获得公众信任的过程。人们发明了一系列制度,专门用来约束政府官员,防止他们滥用权力。政府一旦倾向于均衡考虑其他众多经济集团的利益,那就要遵守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以给自己树立一个公正的形象。所以,越是商业化的社会,越需要公正,而政府也越有可能公正。这种历史逻辑给我们以希望。

  (四)健全法治是社会信任的基本保障

  立法要尊重社会公理。如果立法违背社会公理,法律的效力将大打折扣。美国曾经有过禁酒令,结果一塌糊涂。只管立法,不管法律实施的可行性,不是法治社会之所为。法律失去权威,社会信任也就失去了保障。

  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惟其如此,国民才会有普遍的行为范式,国民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才能有稳定预期。对违法者的惩处,是对诚实守信者的褒奖。

  法治当然不能解决建立社会信任的一切问题,却远比道德劝说对于建立社会信任要重要得多。笔者不赞成那种认为中国只适合德治、不适合法治的说法。任何现代社会都必须以法治为基础。法治会付出较大的费用,所以需要给德治留下适当的空间,但如果法治废弛,德治就会无所作为。

  (五)扩大公共领域社会分工有助于完善社会信任

  在那些社会信任得以良好确立的国家,其公共领域大都有明晰的社会分工,而非政府包打天下。公共事务如果由政府一家承揽,未免使政府不堪负担。通常,私立教育部门、教会、志愿者组织、民间团体都可能分担公共事务。反观我们国家,大量公共事务由政府部门来承担,难免顾此失彼。

  政府要改变思路,不仅把私人事务交由市场调节,对部分公共事务也大胆放手,政府只做好立法监管即可。让人民群众自己广泛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会更有利于建立社会信任。
(责任编辑:赵健)

相关专题
· 党国英专栏


·热点关注
创先争优 学习型党组织 四级党委集中换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诚聘编辑记者
·焦点新闻
·李伟、刘彦平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图/简历)
·李小林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简历
·冉万祥当选临夏回族自治州书记(图/简历)
·48岁副厅干部被控"三宗罪" 在京购房27套
·原基建工程兵副主任王森逝世 享年88岁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李小林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2.王建军当选中共西宁市委书记(图/简历)
3.48岁副厅级干部被控“三宗罪”
4.陈国荣任临汾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5.冉万祥当选临夏州委书记
6.王森同志逝世
7.看饶漱石的前半生:被历史淹没的重要人物
8.吉林省委常委为新一届县(市、区)党委书记作专题…
9.中国“以房养老”再被搁浅 70年产权特殊国情引忧
10.【党报早读】冉万祥当选临夏回族自治州书记(图/…

  ·频道精选
四川省第六次少代会隆重召开 刘奇葆致贺词
四川省第六次少代会隆重召开 刘奇葆致贺词
  陈全国:高质量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陈全国:高质量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王珉在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福建:新一届县乡领导班子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干事…
·广东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 是否续聘学生村…
·青海:加强公务用车管理 规范使用行为 便于社…
·中共缘何“高调”纪念辛亥百年:超凡胸襟抱负
·青海省委书记:领会"七一"讲话体现的制度自信

社区论坛·网友声音
贺国强缘何在宁夏感动太多?
贺国强缘何在宁夏感动太多?
  毛泽东"当乞丐"的特殊经历(组图)
毛泽东"当乞丐"的特殊经历(组图)
 
·胡锦涛讲话在海峡两岸引发热烈反响说明啥?
·温总理“四个大力”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汪洋怎提解决民生问题勿用“运动式方式”?
·从女博士局长沉沦看“以德为先”重要性
·10岁大专毕业的“神童领导”咋炼成的
·从披露朱镕基批示看社会的发展进步

·史海回眸
盘点:辛亥革命中走出的共产党人
盘点:辛亥革命中走出的共产党人
  阅读:20本青少年学习党史系列丛书
阅读:20本青少年学习党史系列丛书
 
·首义第一枪到底是谁放的?熊秉坤还是陈定国?
·解密:清帝退位条件 是谁草拟了《逊位诏书》
·南北议和:革命党人让出总统 拉下皇帝
·关于《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文的补充
·访赵金漳之孙赵卿:俺家出了两位同盟会会员
·辛亥革命志士后裔讲述:为使天下得享平等自由
资料中心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 德·邓小平
·陈 云·叶剑英·杨尚昆·贺 龙  更多>
历次党代会
一大 二大 三大 四大 五大
六大 七大 八大 九大 十大
十一大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党和国家领导人选集、文集和文献集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