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陈晋:读《毛泽东传》,读什么?
2010年11月12日07: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逄先知和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分“1893—1949”和“1949—1976”两个部分,是一部反映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政治传记。其特点有三:一是所引原始文献资料异常丰富,超过所有同类书籍,所引当事人的记录和回忆,也经细致甄别;二是始终把毛泽东的活动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中来叙述和分析;三是突出了毛泽东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决策过程,即不仅写他做了什么,还写他为什么这样做和怎样做的。这三点,正是权威人物传记所要求的客观性。

  《毛泽东传》全书200余万字,篇幅大了一些,非专业人士读下来也非易事。由此尚需疏理,读此书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即读什么?从《毛泽东传》内容看,我觉得可有三读。

  第一,读党史。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采访毛泽东个人经历时,曾有这样一个体会:毛泽东的叙述,开始越出“个人历史”的范畴,并且以某种方式不知不觉地把个人历史融于一个伟大运动的历程之中,虽然他在这个运动中保持着主导作用,但不再是“我”而是“我们”了,不再是毛泽东而是红军了,不再是个人经历的主观印象而是一个观察家的客观记载了,而这个观察家所关心的,是作为历史的人类集体命运的转变。斯诺的这个体会,比较真切地传达出毛泽东和中共党史的关系,以及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回忆“我”和“我们”、个人和历史关系的情况。《毛泽东传》遵循了这个原则,没有把毛泽东作为一个孤立的领袖人物来叙述,而是通过他和历史的互动,展示出中国革命和建设生动而曲折的历程。诸如,可以从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看出五四运动前后的现实气氛;从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期间的活动,看出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真实图景;从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部上井冈山的过程,看出中国革命面临的向何处去的大思考、大选择;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的遭遇,看出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从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的复出,看出党和红军的命运处在怎样的生死存亡关头……顺此下去,我们还可以理出很多,一直到毛泽东晚年从支持邓小平主持的整顿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过程。把这些连接起来,事实上就是一部线索清楚、主题明了的党史。读《毛泽东传》即读党史,实为顺理成章之事。

  第二,读经验。所谓经验,无非是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和个人活动中挟带的对后人有用的启示。《毛泽东传》从毛泽东的探索中所展示的经验,一是理论经验,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和特点;一是实践经验,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特点。这两个方面的经验,又非孤立凸现,而是互相催生和互相影响的。《毛泽东传》分别把毛泽东在各个时期重要的理论探索单独成章作了叙述和分析。诸如,“反对本本主义”、“总结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理论”、“《论十大关系》到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整风反右”以及“中苏论战”等等,夹杂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来叙述的毛泽东的理论思考,在书中就更多了。把这些内容连结起来,也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怎样不断地提出重大问题,毛泽东是怎样回答并把它们总结和升华为理论成果的。反过来,还可以看出,党的基本理论又是怎样反映在党的政策和策略当中,成为指导实践的思想工具的。该书除了展示正面的经验外,也反映了一些反面的经验。诸如,党在幼年时期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革命年代我们党为什么连续三次出现“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是怎样违背经济建设规律的,特别是毛泽东为什么会犯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等等。书中对当时条件下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也作了客观的叙述和分析。可见,读《毛泽东传》,对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在各个时期所积累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是很有裨益的。

  第三,读个性。如果一本政治传记没有反映传主和同时代其他人,特别是和他的同事们的不同特点,不能算是成功的传记。《毛泽东传》的传主即为毛泽东,他当然是书中的主角,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围绕他的经历、思考和决策来展开叙述的,从中不难读出毛泽东的一些个性化内容。诸如,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起义,都先后遭受挫折,为什么是毛泽东而不是其他人,在遭受挫折后率先把队伍拉向山里,由此探索出中国革命的道路;毛泽东在党内几经沉浮,他是怎样对待个人不平遭遇的;他不是打仗出身,为什么在游击战争中能够那样快地成长为卓越的军事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那样丰富和曲折,在党内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也不少,有的比毛泽东还要熟悉,为什么是毛泽东而不是其他人那样善于从理论的高度进行阐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恢复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是怎样进行重大决策和深入思考的,他的领导方法和思想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党应对各种严峻挑战与困难时,他体现了怎样的巨大勇气和政治智慧;他晚年对中国的现实和未来的思考陷入了什么样的迷雾,陷入这些迷雾后,他既要纠正“文革”弊端又要坚持“文革”路线的矛盾心境;凡此等等,在书中均有所反映,有所分析。读出一个有个性特点的毛泽东,也非难事。

  关于《毛泽东传》,有此三读,即可矣。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健)

相关专题
· 党员干部读书园地
· 陈晋专栏

我要发表留言
                               到强国社区注册
      留言须知

·热点关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雷锋传人”郭明义
·焦点新闻
·重庆大学生"新上山下乡"再学"工农兵"引争议
·胡锦涛访欧规格高看点多 拥抱受伤骑兵传为佳话
·安徽省14干部任前公示|陈章永任台州市纪委书记
·孙晓毅任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 纪检组组长(图)
·诱发官员犯罪7误区|落马贪官壁橱藏百万现金/图
·卢展工怎批"官办节"|"干部身份证"贴门上还不够
·收入分配改革几项措施|六方面完善公务员工资制
·1954毛泽东再提解放台湾|洪学智从上将降为厅长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换了人间今又是——刘源与毛泽东的后人们
2.受"彭德怀问题"牵连 洪学智从上将降到厅长始末
3.刘少奇之子刘源与毛泽东后人们的亲密交往(组图)
4.【理论周刊】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几项措施|1.67…
5.【党报早读】吉林公选42拟任干部公告 含主要业…
6.孙晓毅任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7.【党报早读】安徽14干部任前公示 陈翔拟任省委…
8.王业亮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委员、常委
9.辛国斌任青海海西州委副书记 原在工信部任职
10.苏海南:公务员工资应摒弃以官定薪

  ·频道精选
周强勉励优秀大学生村官
周强勉励优秀大学生村官
  赵乐际陕西煤业集团调研
赵乐际陕西煤业集团调研
 
·栗战书:抓安全生产就像心跳一样一刻也不能停顿
·是"官权交易"还是正常获奖? 车延高回应网络…
·江苏任免一批官员 陈建刚任省政府副秘书长
·北京大兴与开发区公选19名处级干部
·二十国集团峰会应把握正确方向
·治治干部缺“养”症

社区论坛·空间·网友
组图:盘点军中伟人后代
组图:盘点军中伟人后代
  亲历:中南海巧遇胡耀邦
亲历:中南海巧遇胡耀邦
 
·总书记为何说"十二五"要有"干货" 温家宝谈世博
·习近平盛赞志愿军为何大快人心 毛泽东怎看"生死"
·张春贤要如何"转型升级" 卢展工用啥“驱动”河南
·栗战书的"背水一战"彰显啥 周强看重和谁"合作共事"
·陈润儿的“问心有愧”能唤醒多少梦中人?
·1959彭德怀搬离中南海始末 毛岸英罕见的照片

·史海回眸
刘源促成李讷儿子姻缘 刘源与毛泽东的后人们
刘源促成李讷儿子姻缘 刘源与毛泽东的后人们
  本网推出“权延赤红色经典书系”
本网推出“权延赤红色经典书系”
 
罕见!周恩来一生四次痛哭|张春桥的政治赌博
·张耀祠:一生只做一件事 保卫毛主席40年
·陈述:对质疑毛泽东入党时间是1920年的回答
·少将谢良:13位残疾将军中 唯一一位"独脚"将军
·郑华:1969-1972中美关系解冻谈判中的台湾议题
·揭秘:国民党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 笑话频出
资料中心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 德·邓小平
·陈 云·叶剑英·杨尚昆·贺 龙  更多>
历次党代会
一大 二大 三大 四大 五大
六大 七大 八大 九大 十大
十一大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党和国家领导人选集、文集和文献集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